關鍵字問卦是 ptt 的八卦板(gossiping)常常出現的一種現象,指大家突然用同一關鍵字詞,或其諧音字來問卦。若鄉民在短時間內使用關鍵字問卦,即進一步引發關鍵字之亂。
說明[]
八卦板發文的重要種類之一即是問卦,一般問卦者會問自己感興趣想要討論的事物。但在某種情形下,大家會突然形成一種共識,就是拼命用某個關鍵字詞,以及相關的諧音字、相關字來問卦。
突然產生這種狀況的原因有可能是這個字詞(可能是人名)是當時新聞事件的焦點,也有可能是剛好八卦板正在熱烈討論的主題,也有可能是因為某個人問了一個很平常的卦,但突然有人就想要像接龍一樣問下去,大家就跟著玩起來了。
舉例來說,在 2012 年新頭殼之亂中,因為板主的措施禁止引用該站新聞,造成大家故意用「頭殼」來問卦以示抗議,問卦的內容可能跟新頭殼完全無關,但只要問卦的對像有「頭」「殼」或是諧音字就可以。又如在 2012 年 8 月 24 日,有一小型的關鍵字問卦風潮,只是因為一開始有人問了「誰是 JAY 的接班人?」,後面就突然有人接著問誰是 XXX 的接班人,出現了十幾篇以上。(後來又轉向「專輯」「最強」等關鍵字)
關鍵字問卦如果規模小的話可能就只有零星的幾篇、十幾篇,大家玩一會覺得不好玩了,就不繼續玩下去了,但假如一開始的動力很強,或是大家突然玩上癮了,有可能變成大規模的洗板亂事。(或可稱為關鍵字之亂)例如 2009 年 1 月的丹丹之亂。
關鍵字問卦變成一種流行即起於丹丹之亂,在這之前,八卦板眾並沒有明確意識到這種「玩法」,但丹丹之亂之後,板眾就變得很敏感,一旦意識到有人開始玩關鍵字玩卦,就會湊熱鬧開始玩起來。
在亂事發展一段時間後,就會有人去找出所謂 亂源 ,通常是指第一二篇有關鍵字標題的文章, 第一篇可能只是無心的單純問卦,但第二篇多半就是模仿,也就是造成純問卦演變成關鍵字之亂的契機。 然後一般第一篇會被 朝聖 ,第二篇就會被噓亂源。
此外關鍵字之亂也分為長期型跟短期型,通常後者才會被稱為「亂」,因為短時間大量的關鍵字洗板,逼得板主不得不出手制止,而且來的快去得也快,通常一個晚上就會結束;而長期型的則是往往數小時才一篇,但是卻長達數個月都有相關文章,但與月經文的差別在於月經文是週期性的問一樣的事物,而長期型關鍵字之亂則是問不同的事物但是標題有類似關鍵字。長期型關鍵字之亂由於對看板較無洗板問題,通常板主不會處理,但是讀者久了膩了也會開始噓文,有名的長期型關鍵之亂有守街亭、有加分嗎等,都是長達半年以上上百篇的長期型關鍵字之亂。
當關鍵字問卦發展到可能成為亂事的程度時,光「問卦」已經不足以讓關鍵字持續露臉,尤其因為板主可能開始注意,而亂問無明顯意義的卦可能會被刪除時,大家就會開始用其他方式來延續該關鍵字,例如特地找出有關鍵字或諧音或其他方式相關的新聞標題或內容來轉貼(這樣板主就無法隨便刪),其中不乏十分有創意的連結,讓人覺得非常有趣。而當關鍵字成為亂事時,假如有人 po 了沒有關鍵字在內的新聞或問卦,就常會被人推文說「沒有 XXX,失敗」。
關鍵字問卦、關鍵字之亂對參與者來說,到底有啥意義很難解釋,可能可說是八卦板眾的一種群眾意識的表現方式。(雖然是一種看似無聊的方式)
亂事列表[]
年份 | 亂事 |
---|---|
2009年 | 丹丹之亂(1月4日)、莎拉之亂(8月26日) |
2012年 | 小當家之亂(12月) |
2013年 | DaDa之亂(10月28日)、土豪之亂(12月20日) |
2014年 | 巴西之亂(1月5日)、凱文(kevin)之亂(1月19日)、、之亂(1月24日)、七之亂與小雪之亂(1月27日至2月2日)、三哥之亂(6月2日)、50之亂(9月13日至16日)、七之亂(11月28日) |
2015年 | 分辨之亂(1月10日至2月)、正妹之亂(2月20日)、雙P之亂(3月1日)、轟動之亂(6月28日至29日)、天使之亂(7月27日)、放過之亂(8月4日)、波卡之亂(8月31日至9月)、最經典之亂(11月5日至6日)、第一個之亂(12月6日至7日)、館長之亂(12月23日至24日)、阿嬤之亂(12月27日) |
2016年 | 布丁之亂(1月8日至10日)、覽趴震之亂(1月10日)、甘道夫之亂(2月7日)、高中之亂(2月8日)、AlphaGo之亂(3月9日至15日)、惠惠之亂(3月4日)、obov教主t恤之亂(3月24日)、寶寶之亂(3月底~持續中)、彥州之亂(5月28日)、引戰之亂與母豬教進攻女板之亂(5月31日) |